從開始做自媒體以來,收到過很多也想成為財務建築師的詢問信,信裡面有的人會先附上簡歷跟自我介紹,有的人會直接問課程培訓要多少錢?
我通常會直接回信問:為什麼會想成為財務建築師呢?
而回信就分為二種,一種是很認真的回覆我的問題,另一種就用幾個字或甚至是沒有再回信了。
通常第一波沒有回信,或是隨便回答的人,就直接被我淘汰了。
然後認真回覆我問題的人裡面,又會分為二種:
一種是很認同我們在做的事,一心一意就是要加入的人。
另一種是也很認同我們在做的事,但沒有將這件事放在第一順位的人。
其實在現代的生活中,人們普遍都有事情的重要性順位錯亂現象。什麼意思呢?
就是我們在實際生活中,常會搞不清楚,什麼是目前最重要的事,或者總是搞錯方向,往錯誤的方向去努力,最終的結果當然不如預期。
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亂現象呢?
你還記得我們在當學生的年代吧?一心一意就是只有一個目標,就是把考試考好,上一所好的高中,再上一所好的大學。所有事情的優先順序都是:考試。
上星期原本要讓大兒子請假,跟我們去我的財務規劃老師家烤肉,結果他說什麼也不願意,一定要等放學後,讓我老公再帶他去,晚到也無所謂。所以我只好先帶著小兒子上山去烤肉了~
此時的他,把課業放在他的第一順位,所有的事情都以此為主。
所以很多時候,我們會懷念學生時期也不是沒有道理,因為目標清晰,簡單明瞭。
但在大學畢業後就不是這麼回事了,我們開始有了很多的選擇,有的人繼續念研究所,有的人選擇先爽爽過個幾年再開始想要做什麼,有的人直接結婚生子,而大多數的人開始選擇要做什麼工作了。
也會有些人無法理出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,原因在於,當他好不容易選定自己未來要走的道路時,看到各種社交媒體上的訊息:
哇~A同學又出國了,怎麼這麼爽,薪水好高啊~~
瞬間覺得自己也要找一份有機會去國外出差,薪水又高的工作。
哇~B同學又在健身房打卡了,瘦好多啊~~
瞬間覺得自己也要開始運動減肥了。
哇~~C同學交的新男朋友好像很贊耶~~
瞬間覺得自己是不是也要開始參加什麼社交團體了。
哇~~D同學考上公務員了耶,薪水好穩定啊~~
瞬間覺得自己不然也來考看看好了。
哇~~E同學理財投資賺不少錢耶~~
瞬間覺得自己要去買幾本理財書來讀一讀了。
這會讓你在原本要去的道路上,開始感到錯亂。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這些,本來就會帶來比較,還會帶來各種的羡慕和嫉妒,甚至是焦慮。
天啊~她都生三個小孩了,那老公得多有錢才養的起啊~~
唉~看看我家這位~養二個就要他的命了~下個月又要繳房貸跟卡費了~~我為什麼那麼命苦~(其實錢都我自己花掉的)
曾經我也陷入過這樣的焦慮,但後來我發現,"以終為始",才是最有效的。我的以終為始,就是直接想像在我的追悼會上,我被公開朗讀的親友評價或者終身成就裡,要有什麼?
我的親友評價裡,一定要有:這個女人,大方,瘋癲,無極限,陽光,正面,有正義感,會給人帶來希望,有時挺愛哭,可是我們都很喜歡她,也很愛她。
而我的終身成就裡,一定要有:這個女人,後半生都在宣傳正確財務管理及身心靈的提升,讓許多人免於對金錢的焦慮與恐懼,並且讓貧窮消失在這個世界上。
用這樣的終點,來倒推我現在的每分每秒,所有事物的優先順序該如何排列,就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
不會再因為刷社交媒體,看見別人的生活美好而焦慮,反而會替他們感到開心,因為我知道,我也正朝著我要的方向前進和努力。
你呢?
在未來的每一年,你的工作價值要呈現什麼?
如果你也想有價值服務客戶,歡迎一起來看見客戶真正需要